每年7月的第三个周三是世界胶质母细胞瘤关注日。这种被老百姓俗称为“脑癌”的疾病,被列入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何为胶质母细胞瘤?这种长在脑里的肿瘤如何治疗?近日51炒股配资开户,广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银生教授和杨群英教授接受媒体采访,详解胶质母细胞瘤诊疗的最新进展。
由于撤辣后无需再缴付新住宅印花税,吸引部份长线投资者入市,不少会选购租金回报率一般较高的细价楼。与此同时,香港楼价回落亦是令细价楼占比上升的另一原因。
资料图片
“成人按60公斤体重算,人脑大概是3斤到4斤,约占人体体重的2%。大脑主要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构成,其中胶质细胞的数量100倍于神经元,是构成脑的主要材料。”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银生教授介绍。
脑胶质瘤是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以恶性程度划分为Ⅰ-Ⅳ级。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其中,胶质母细胞瘤属于IV级脑胶质瘤,占全部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45.2%,被称为是“颅内最棘手的难治性恶性肿瘤之一”,五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脑胶质瘤是人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老百姓口中脑癌的一种,它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几乎都是(脑部)最高的。罹患这一疾病的多是40岁到60岁人群,他们是家庭支柱、社会支柱,患病后往往会为社会经济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脑胶质瘤一旦发现,一般都建议积极治疗,通过手术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并做进一步的病理分析,制定后续治疗方案。”陈银生教授表示。
除了手术,脑胶质瘤往往还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群英教授表示:“脑胶质瘤是浸润性生长的,手术很难完全切除干净。近年来,在新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放化疗+电场治疗’的应用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可以从14~16个月延长到20.9个月,5年生存率从原来不足5%,提高了近6倍,达到29.3%。虽然很难完全消灭肿瘤,但把它当成一个慢性病,在综合治疗、全程管理以及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下,有的患者生存期可以远远超过平均数。”
资料图片
肿瘤电场治疗被称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黑科技”。这种“物理治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低强度、中频交流电场,作用于增殖肿瘤细胞的微管蛋白,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抑制肿瘤增长并使受电场影响的癌细胞死亡。2020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肿瘤电场治疗方案,用于与替莫唑胺联用治疗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以及作为单一疗法用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
30多岁的李丽(化名)正是肿瘤电场治疗的获益者。5年前,她因头痛、呕吐就诊,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脑里面长了瘤,手术后病理显示正是胶质母细胞瘤。但标准治疗方案之下,李丽很快出现耐药,半年后疾病复发,更换治疗方案后稳定不到半年,肿瘤继续出现生长。幸运的是,李丽加入了正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的联合电场治疗临床试验。“她很配合,每天除了洗澡外,一天22小时都戴着治疗的‘帽子’。另外家人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年少时一起打拼的男友一直支持李丽的治疗。”杨群英教授介绍,到目前为止李丽已经接受电场治疗4年,加上新型靶向药物使用,目前她的病情处于稳定之中。据悉,目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已有约20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应用肿瘤电场疗法。
一旦在脑部出现胶质母细胞瘤,就像大树扎根一样,很难清除干净,而且非常容易复发。同时,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药物难以进入发挥作用。胶质瘤也是免疫的“冷肿瘤”,免疫药物难以激发胶质瘤环境的免疫功能,这也意味着单纯的免疫治疗对胶质瘤的作用也有限。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未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陈银生教授和杨群英教授认为,未来多学科综合诊疗是一大方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免疫治疗联合电场或其他分子靶向药物、多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联合治疗改善免疫微环境,从而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南方+记者 严慧芳51炒股配资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