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建议:2369-70附近多配资网络炒股,止损2363.1,目标2380-2390.实时行情,盘中指导。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8月23日,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图书馆、深圳市天文台共同举办的“发现绿美深圳”社科普及研学活动开启,这标志着第二十二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2024)正式拉开帷幕。
南都记者了解到,本届深圳社科普及周以“推动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 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将陆续开展“发现绿美深圳”社科普及研学活动、“生态礼仪,绿美深圳”——第九届深圳青少年文明礼仪大赛、“拥抱绿美深圳 探索生态文明”专家学者分享会、“‘五育融合’创教育特色 育海洋新人”——海洋生态教育研学课堂、ESG理念科普之“咖啡渣变废为宝创意活动”“青山绿水 诗书赋能”“绿色‘童’行,绿‘塑’有约”“探秘湿地·生态‘童’行”、第十六届“社科知识大闯关”电视知识竞赛等一批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社科普及活动。这些活动将由各类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社科类社会组织、社科普及相关单位承办,免费向广大市民朋友开放,遍布于全市各区。
作为2024年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重点活动之一,此次“发现绿美深圳”社科普及研学活动设置了深圳市天文台、西涌暗夜天文馆、西涌国际暗夜社区3个研学点,带领20组家庭、社科领域工作者等近70人以实地走访的方式,一同走进大鹏新区,认识宇宙星空,领略丰富壮美的山海资源。通过参观这些展现“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的本土优秀生态文明主题场馆,提升市民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研学队伍首先来到西涌暗夜天文馆。西涌暗夜社区是我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严格控制光污染,拥有良好的夜间生态环境。西涌暗夜天文馆是依托西涌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融入国际暗夜社区IP打造的特色服务阵地。在天文馆内,大家近距离接触了各类精密的天文仪器,欣赏到了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的西涌星空夜景照片。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小朋友们认识了中国古代计时仪器日晷并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还与父母共同制作完成了手工日晷模型。
随后研学队伍来到山脚下,两颗标志性的白色球顶映入眼帘,像是镶嵌在山顶的两颗珍珠。沿着山路,众人徒步而上。儿童自然教育讲师刘美娇带领小朋友们深入观察大鹏特区的自然环境。一路上,众人发现了萤火虫、斑络新妇、黑框蟾蜍、桃金娘、白花鬼针草等多种多样的动植物,令人大开眼界。大家认识到,城市在高速发展中需要平衡自然生态保护,而这些生物正是深圳保持良好生态的体现。傍晚时分,众人登上深圳市天文台,青山翠谷、海风徐徐,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海岸线之一”的东西涌海岸线尽收眼底,深圳壮美的山海景观在此刻得以交会。
暮色四合、万籁俱寂,研学队伍沉浸在暗夜社区之中。深圳市天文台的曾跃鹏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大家上了一堂天文通识课。他通过天文台专业仪器所拍摄的照片,向大家介绍星轨形成原理、日食月食如何产生等。为了帮助大家更准确地辨别夜空中的星星,他指出应从常见的星星入手,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金星”、夏季大三角(织女星、牛郎星、天津四)、冬季大三角(参宿四、天狼星、南河三)等,锁定了这些常见的星星,就可以快速判断其它星星的位置。讲座的最后,曾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每年北半球的三场流星雨,深圳市天文台的天象预报也会预报具体时间,感兴趣的市民朋友们可以做好准备与流星雨邂逅。
此次研学还发放了活动手册,设置社科知识问答环节,围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天文知识”等主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小朋友们热情互动,进一步提高活动参与感,加深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认识。现场气氛热烈,市民朋友们情绪高涨,感慨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惊叹这座城市丰富宝贵的自然资源。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保护深圳的自然环境,携手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据了解,除了本届社科普及周各项主题活动外,今年深圳市社科联还资助深圳市各类社科普及基地开展了一批社会科学普及精品项目配资网络炒股,以精品项目调动、发挥社科普及基地“示范、带动、辐射”的主阵地作用,不断扩大社科普及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