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传统交易类犯罪仍然多发。近三年,此类犯罪在证券犯罪案件中占比均达70%以上。”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中介绍了检察机关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的情况。
杜学毅表示个人融资炒股配资,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生态,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要点概览
2024年1月至11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件起诉人数同比上升1.2倍
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136件418人
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
2024年1至11月,对涉企刑事案件监督撤案400余件
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杜学毅介绍,从检察办案情况来看,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趋势。不仅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传统交易类犯罪多发,而且欺诈发行、违规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数量大幅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起诉人数同比上升1.2倍。此外,涉私募投资基金犯罪与证券犯罪相互交织,利用私募投资基金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实施融资融券非法经营等犯罪明显增长。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136件418人。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生态,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杜学毅表示,检察机关将持续坚持零容忍原则,依法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惩处力度。坚持“三个善于”,以高质效办案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加大警示教育和法治宣传力度,根据检察办案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管方面的建议,与行业主管等部门加强监管协同,助推行业治理。
当前涉税犯罪呈现
规模化链条化职业化等新特点
杜学毅透露,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
据了解,近年来,最高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联合税务总局、公安部等部门建立八部门联合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从严打击虚开骗税等涉税犯罪,打击质效不断提升。但当前打击涉税犯罪任务依然繁重,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情况。一是涉税犯罪呈规模化、链条化特征,犯罪手法不断演变。不法分子大量注册“空壳公司”,增加环节、细化分工,作案主体更为分散,涉及企业更多、地域更广。二是新业态、行业性涉税违法犯罪突出。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涉税风险加剧,文娱领域个税监管面临新挑战,劳务货运等网络平台成为虚开新渠道。三是犯罪职业化特征明显。行业性、区域性重大案件和职业化犯罪团伙案件多发。犯罪分子利用不同地区政策差异,“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及政府补贴、财政返还等,造成国家财政税收巨额损失。四是虚开、骗税、虚假结汇、洗钱、走私等,多种罪名交织,打击难度进一步加大。
“依法惩治涉税违法犯罪,维护国家税收制度和政治经济安全,是检察机关的重要政治责任。”杜学毅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围绕进一步突出打击重点、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等方面继续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履行检察职责,将严厉打击涉税犯罪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发展大局、净化营商环境、保障财税安全、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政治责任,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正研究起草进一步规范办理
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工作意见
“2024年1月至11月,最高检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分析研判,将核查筛选出的31件重点案件,分四批交相关省级检察院办理。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办结21件,另有2个案件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杜学毅介绍。
据悉,2024年,在最高检的统一部署下,全国检察机关将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针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发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通知6500余件次,对涉企刑事案件监督撤案400余件。其中,湖北史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通过类案监督撤案128人,监督返还不当“查扣冻”2500余万元。
杜学毅介绍,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2025年全国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深化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紧盯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违法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涉企“挂案”等突出问题,动真碰硬、破解难题,探索常态化推进,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杜学毅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通过建立健全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管理机制,完善重点案件交办、督办机制,深化与公安、法院、行政机关的协作机制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的整治力度。最高检正在研究起草进一步规范办理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为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提供制度性保障。